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呼倫貝爾多嬌旅行社有限公司、是經內蒙古自治區工商局注冊,..
4人起成團、1580元/人起季節不同價格有時會做調整、具體詳情..
4人起成團、680元/人起季節不同價格有時會做調整、具體詳情與..
民俗文化
呼倫貝爾巴爾虎
2016-03-21 21:19:55 來源: 作者:多嬌旅行專家 【 】 瀏覽:3704次 評論:0

巴爾虎,歷史上專指大興安嶺以西廣闊的草原地區,也稱呼倫貝爾,F主要分布于我國呼倫貝爾草原及蒙古國東方省。我國巴爾虎地區在陳巴爾虎草原、新巴爾虎草原,都屬于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

巴爾虎部歷史悠久,比蒙古早。元入蒙古,稱其巴兒忽。清朝時列屬八旗建制,F共分三旗(縣級) :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巴爾虎語,與內蒙標準蒙古語(察哈爾蒙古語)發音有些區別,老牧民保持傳統發音,80后因教育普及發音偏漢化,兩種文明融合交錯。

巴爾虎,是一個以游牧地區名稱而得名的部族名稱。巴爾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其部族原駐牧地在內貝加爾湖以東巴爾古津河一帶從事游牧和漁獵生產。(《多桑蒙古史》言:"在拜哈勒湖(貝加爾湖)之東,因有巴爾忽真水注入此湖,故以名其地。")。又拉施特《史集》:"他們被稱為巴兒忽惕,是由于他們的營地和住所位于薛靈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稱為巴兒忽真脫窟木地區的極邊。"《元史》稱"脫古木"為"脫古門"(蒙語,漢譯為"窄"),也作巴兒忽真隘。巴兒忽真水,名以其地。巴爾虎部族,在于其駐牧於"巴兒忽真隘地區所"也。按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及游牧駐地名稱命族名的習慣,他們便被稱為"巴爾虎"了。

巴爾虎是蒙古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支,早在蒙古統一之前就已經屢見經傳!端鍟贩Q之為"撥野固"!缎绿茣泛汀杜f唐書》稱之為"撥野古""撥也古"!对贰贩Q之為"八兒渾"、《蒙古秘史》稱之為"八兒忽"、《史集》等稱之為"巴兒古惕"。清代的各種史料稱之為"巴爾虎",沿用至今。從巴爾虎作為一個著名的部落名稱出現在各類史集上來看,巴爾虎蒙古族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撥野古在公元3世紀就參加了以丁零為核心的部落聯盟算起,巴爾虎蒙古族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

【巴爾虎】是一個古老的名稱,最早見于著名的突厥闕特勤碑上。歷史上,巴爾虎蒙古族是一個弱勢部落,就像這個弱小的民族部落一直在歷史的夾縫中聚聚散散,卻奇跡般保留了下來一樣,這一古老的名稱千百年來能夠延續下來并使用至今,應該說是一個奇跡。

闕特勤碑是公元732年,突厥芯伽可汗為紀念其弟闕特勤的功勛而建立的。闕是人名,特勤是突厥的官號。碑為大理石制成。在闕特勤碑上"撥野古"一詞曾出現多次。說明那一時期,"撥野古"已經作為一個著名的民族部落活動在漠北草原了。從此以后,巴爾虎在中國歷代史籍中均有記載。恩格斯曾說過:"部落的名稱,在大多數場合下,似乎是偶然發生的,而不是自己選擇的"。"巴爾虎"一名,源于巴爾虎的祖先巴爾虎代巴特爾。巴特爾是古代蒙古社會的一種尊稱。巴爾虎人認為:他們源于他們共同的祖先--巴爾虎代巴特爾,他的后人以他為驕傲,并逐漸將人名演變為全部落的名稱。

【陳、新】的由來

后來,巴爾虎蒙古人隨著不斷遷徙,分散到貝加爾湖的東部和南部。清康熙年間,有一部分巴爾虎蒙古人被編入八旗,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布特哈廣大地區,還有一部分成為喀爾喀蒙古(今蒙古)諸部的屬部。

1732年,清政府為了加強呼倫貝爾地區的防守,將包括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族和巴爾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屬3796人遷駐呼倫貝爾牧區,以防俄人侵擾。其中275名巴爾虎蒙古人便駐牧在今陳巴爾虎旗境內。

1734年,清政府又將在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爾虎蒙古人遷駐克魯倫河下游和呼倫湖兩岸即今新巴爾虎左右兩旗境內。

為區別這兩部分巴爾虎蒙古人,便稱1732年從布特哈地區遷來的為"陳巴爾虎",即"先來的巴爾虎蒙古人"之意;1734年從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遷來的則相對被稱為"新巴爾虎",即"新來的巴爾虎蒙古人"之意。新巴爾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爾虎左旗和新巴爾虎右旗。

呼倫貝爾旅游價格隨季節變化。朋友們最好與我們的工作人員聯系好或者了解全面后;進行預訂

手機/微信:13314709328  13304708188  

朋友們可以登陸公司的官網,www.hlbedj.com  去了解更多產品和更漂亮的呼倫貝爾風光。!


您看到此篇文章時的感受是:
】【打印繁體】【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帳  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 證 碼:
表 情:
內  容: